兰州会考学习网

── 初中生物、地理、历史、道德与法治 让我们共同学习!

中国古代历史主要王朝的统治措施

来源:网络收集   作者:本站整理   时间:2023-04-04

思想文化措施

秦朝:统一文字;焚书坑儒;独尊法家

西汉:汉初实行无为而治;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设太学

北魏:学习汉族礼法;尊崇儒学

唐朝:完善科举制度,注重文化教育

宋朝:重文轻武,注重文教事业发展,改革科举制

元朝:接受中原文化,提倡儒学

明朝:尊孔崇儒,科举考试采用“八股取士”

清朝:制造“文字狱”;实行文化专制政策

【趋势】思想文化专制逐渐加强;科举取士制度逐渐僵化

【特点】外儒内法,以儒家文化为主流

【影响】①积极: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;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;促进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。②消极: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,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。

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

朝代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
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;最高统治者称皇帝,中央设丞相、御史大夫、太尉 推行郡县制
中央设中朝,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地位 颁行“推恩令”,削弱诸侯国势力;建立刺史制度,监察地方
建立三省六部制 创立科举制,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
完善三省六部制 完善科举制;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和任用
分化事权,削弱相权;设多重机构,分割宰相军政、财政大权 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,频繁调动;设通判分知州权力;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,设转运使,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
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;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;设御史台负责监察;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事务 建立行省制度;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;设北庭度元帅府等管理西域军政事务;设宜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事务
废除丞相制度,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;分散兵权,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;设内阁 取消中书省,设三司;分封诸王监控地方
设军机处 在台湾设府建省;西藏设驻藏大臣、噶厦;新疆设伊犁将军
趋势 相权不断被削弱,直至被废除,皇权不断强化 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,中央权力不断加强
影响 皇权的加强有利于中央政局的稳定;皇权极度的膨胀,易形成暴政,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;皇权的加强,不利于科学决策,容易使国家走向歧途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、巩固和发展;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;加强了中央集权,遏制了地方割据,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;中央权力不断加强,抑制了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

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

★新疆

1.西汉:公元前60年,设置西域都护,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

2.唐朝: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,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

3.元朝:设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

4.清朝:设置伊犁将军,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;1884年,设立新疆行省

5.现代:1955年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;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

★东北

1.秦朝:设辽东郡

2.唐朝: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

3.元朝:设辽阳行省

4.明朝:设奴儿干都司

5.清朝:设盛京、吉林、黑龙江将军

★西藏

1.元朝: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由宣政院直接统辖

2.清朝:册封“达赖喇嘛”“班禅额尔德尼”;1727年,设置驻藏大臣,监督西藏地方政务,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;创设“金瓶掣签”制度

3.现代:1951西和平解放;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;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

★台湾

1.元朝:设澎湖巡检司,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

2.清朝:郑成功收复台湾;1684年设台湾府;1885年设台湾行省;1895年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、澎湖列岛给日本

3.民国时期:1945年,日本投降;台湾回到祖国怀抱;1949年,国民党败退台湾,台湾与祖国再次分离

4.现代:20世纪80年代以来,在“一国两制”制度的指导下,海峡两岸交往密切

★香港、澳门

1.近代:1842年《南京条约》割香港岛给英国;1860年《北京条约》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

2.现代:1997年7月1日,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;1999年12月20日,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

古代经济发展的措施与表现

★农业

1.春秋战国

(1)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并进一步推广。井田制逐步瓦解,土地私有制逐渐兴起

(2)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修筑都江堰,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沃野,被称为“天府之国”

2.西汉

(1)汉武帝时期:注重发展农业生产,尤其重视兴修水利,并对黄河进行治理

(2)出现“耧车”,可将开沟、播种、掩埋工序一次性完成,提升耕作效率

(3)核桃、葡萄、石榴、苜蓿等作物传入,丰富了作物品种

3.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

(1)三国曹魏重视农业生产,大力兴修水利;马钧制成提水工具翻车

(2)江南地区得到开发,农业技术有了很大改进,实行精耕细作,推广选种、育种、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先进的生产技术

4.唐朝

发明并推广曲辕犁和筒车,重视兴修水利工程

5.两宋

(1)垦田面积扩大,耕作技术提高;水稻种植面积扩大,从越南传入占城稻。宋朝时,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;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粮仓,谚语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

(2)复种技术得到推广;拔秧工具秧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

(3)南方普遍种植茶树;棉花种植区逐步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

6.明朝

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、甘薯、马铃薯、花生、向日葵等

7.清朝

重视农业生产,大力推行垦荒政策;兴修水利,组织修建许多堤坝、渠堰、海塘;改进种植技术,改良新品种,推广玉米、甘薯等高产作物;经济作物品种增加、种植面积扩大

★手工业

1.商周时期:

青铜器种类丰富,数量众多,制作工艺高超。司母戊鼎、四羊方尊、利簋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

2.春秋时期:

规模不断扩大,青铜业、冶铁业、纺织业、煮盐业、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

3.魏晋南北朝时期:

江南地区在缫丝、织布、制瓷、冶铸、造船、造纸、制盐等方面显著发展

4.唐朝:

纺织业品种繁多,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,蜀锦冠于全国;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,如越窑青瓷,邢窑白瓷,唐三彩;造船业、矿冶业、造纸业都颇具规模

5.两宋:

(1)纺织业: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;南宋后期,棉纺织业兴起

(2)制瓷业:北宋兴起的景德镇,后发展为著名的瓷都;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

(3)造船业:在当时世界居于领先地位;南宋海船规模宏大、设计科学,还配备了指南针

6.明朝:

(1)纺织业:明朝时期出现了一批棉纺织业基地,苏州是丝织业中心

(2)制瓷业:景德镇为全国制瓷中心,青花瓷器造型多样、花纹优美,畅销海内外

7.清朝:

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

★商业

1.春秋时期:

商业活动逐渐活跃,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,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

2.汉朝:

汉武帝时期,相继开辟了通往中亚、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

3.唐朝:

商业繁荣,贸易往来频繁;出现了一些繁华大都市,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

4.两宋:

(1)商业繁荣超过前代:商业打破市与坊的界限,出现早市、夜市、草市以及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“瓦子”;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“交子”

(2)海外贸易超过前代:设立市舶司管理外贸;南宋的外贸所得,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

5.明朝:

出现了有名的商帮,如晋商、徽商等

6.清朝:

清朝前期商业发达,形成了由农村集市、城镇市场、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;出现了工商业市镇;一些大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,清乾隆时晋商专门经营汇兑、放贷和存款业务,在全国开设“票号”;实行“闭关锁国”政策,严格限制对外贸易,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

手机阅读本文